麻豆中山路與興中路街道兩旁店舖立面,可見到洗石子,有繁複線條與浮雕的裝飾,一般稱為巴洛克式建築。這些建築是在一九三一年後陸續建造的。

    

    

麻豆電姬戲院是屬巴洛克建築,其建築屬十五世紀期法國巴黎的建築風格,日本明治維新時,曾派遣大批青年至歐美留學,將所學應用於台灣建築,而麻豆鎮現今就保有巴洛克式建築,如電姬戲院就是一例,現今依然屹立。電姬戲院是陳福德所建,開業於一九三七年,最初名為電姬館,是台南縣曾文區與北門區十二個鄉鎮中最早的戲院,初期演改良劇和默片為主,默片上演時由辯士解說劇情,名嘴的生動解說吸引有錢有閒的人前往觀賞,是當地主要娛樂場所,演出戲碼以歌仔戲為主。

    

台灣光復後改名電姬戲院,第一齣戲是上海拍攝的山伯英台,不論何時期,電姬戲院都跟隨著社會脈動,演出大眾欣賞的劇情,如布袋戲、改良戲,台語片也曾興盛一時,一九六0年間,電視普及後,歌舞團表演的歌舞劇和脫衣舞曾使電姬戲院迴光返照,但仍敵不過電視的普及。目前電姬戲院仍保留的原因是土地產權分屬陳家眾多子孫,處理不易。

  
   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妮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