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台南,我的故鄉我的家。 (27)
- Jan 23 Sat 2021 23:33
菁埔埤落羽松森林
- Dec 22 Tue 2020 23:43
|台南新營|七彩長廊及美術園區,繽紛色彩充滿童趣,網美打卡、親子共遊好去處!
| 景點介紹 ||
景點名稱:七彩長廊、新營美術園區
景點地址:台南市新營區公園路一段139號
開放時間:24H
門票資訊:免費,公共開放空間
停車資訊:路邊有多格停車格
位在嘉南水圳支線旁的戶外美術園區,以「城市即是美術館」的概念設計打造,藉由開放空間增進民眾與藝術的互動性。園區周邊緊鄰許多國中、小學、高中,豐富的教學單位讓此處成為新營區發展美術教育的重要地點。以「公仔」創作聞名的藝術家不二良,以其擅長的動畫美學風格,將「小鼠」公仔結合學校書桌椅,打造七彩長廊與多樣化的互動設施,充滿活力相當吸睛。
引自:台南旅遊網
這幾天感覺汽車避震有異聲,因臨時無後援,這天一早就挑戰帶雪寶一起到修車廠檢查車子。修車廠老闆檢查後發現避震器損壞,需要更換,看來無法立即離開,帶著雪寶在休息室坐著也無聊,便讓她坐上推車,兩人散步!從附近7-11逛了一會兒出來,睡見路旁有著一條不短且有樹蔭的走道,便隨性地推著雪寶散步去~
這麼一走,便發現了這一座彩虹隧道!色彩繽紛,十分美麗!順著彎彎長長的隧道走著,一旁又有樹蔭遮蔭,即使今日陽光不小,也不會感覺到熱氣。
- Apr 04 Sat 2015 00:22
[ 下營 ] 174縣道粉紅雨,洋紅風鈴木綻放
這一天下午,幸運地抓住了春天花季的尾巴。
在台南市下營連接學甲的174縣道,翠綠行道樹,搖身一變,洋紅風鈴木花道盛開著。
延著174線下營大屯區路段開著車,粉紅花朵襯托著藍天,
微風淡淡,粉紅浪漫氣息蔓延。
紅、綠、藍,春天裡的美麗。
華麗浪漫姿態,稍縱即逝。
珍惜每一刻,將美景盡收眼底,別錯過。
《景點資訊》
- Mar 20 Fri 2015 23:09
[ 將軍 ] 南21鄉道,嫣紅木棉花道
木棉花道。台南將軍區南21鄉道
賞花日期︰3/19(滿開中)
拍攝地點︰南18鄉道與南21鄉道間
導航設定:將軍國中
「將軍區木棉花道」,在地人習以為常的一季一景,卻是我們眼中的祕境。
※
這天下午下班後,即使身體疲備不適,仍背起了相機前往將軍鄉賞花去!
娜娜將車子停在上圖的這家公廠旁後,一邊散步欣賞美景一邊拍些照片,這也是娜娜一直以來喜愛的旅遊方式;不用騎車或開車快速到達景點,用散步的方式享受及感受美景,而不僅用觀景窗留下景色,而用心將美景烙印在腦海中。
- Oct 10 Mon 2011 21:11
[ 台南 ] 堅持傳統中發展創新,合成帆布行
這一次的台南散策,除了大夥兒的午餐聚會之外,順道我也打算去「合成帆布行」;目前手邊已經有個「永盛帆布包」,已經使用約兩年的時間,它幾乎成為我的相機包,因此也跟著我到過許多地方、參加許多活動,這次到「合成帆布行」瞧瞧其他款示的包包,預添購一位新夥伴!
目前台南市有名的帆布行主要是:「合成帆布行」及「永盛帆布行」兩家,後來才知道加上另外一家「志成帆布行」,都是從最的一家「來福帆布行」開枝散葉。
「合成帆布行」創立於1956年,現任老板許勝凱從24歲時即接手「合成帆布行」,以製作書包為主,多年來堅持傳統,製作耐用的帆布包,在網路時代來臨、環保意識高漲、復古老味道成為時尚潮流,2009年合成帆布行成立了官網之後,合成的網站英文是onebag,「即使是一個帆布袋,我們都能為您特別製作。」
除了部落客的推薦與分享,合成帆布行也為不同產業製作帆布包,例如:阿原肥皂、草祭二手書店、電影《艋舺》、電視《大學生了沒》、南方影展、全國中學校長會議、北藝大、交通大學、成功大學歷史系、中央研究院、台灣文學館…等等;可以看出合成帆布行堅持著傳統,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子。
- Sep 19 Mon 2011 17:00
[ 台南 ] 老屋與華麗,新舊融合的「Dr. Hair 醫髮店」
- Aug 30 Tue 2011 06:49
[ 台南 ] 偶遇老屋藝文空間~小露台
一大早,空盪盪的北門路!走起來特別輕快呀~
書店剛開門,很多人應該都有來這裡買過參考書吧,高中時的回憶耶:)
這巷子吸引了我的目光,沒有什麼時間的壓力之下,便走進去瞧瞧…
先看到這復古的偉士牌車,心裡突然覺得不妙奇妙…
- Apr 22 Thu 2010 20:21
[ 台南/中區 ] 百年歷史,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
拿完了期待已久的永盛帆布包之後,打算再去碰碰運氣看舊台南氣象局有沒有開放~沒想到是沒有開放,雖然沒能進到舊台南氣象局裡頭參觀,但這次就記得要過來看看美麗的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。
太平境基督教會全名為「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」,為台灣最早的基督教長老會之一。教會所在地為「溝仔底」,一般台南人又稱「溝仔底教會」。
現有建築物於西元1951年重建,教堂內的管風琴為重建教堂設置。西元1865五年5月27日,英國長老教會母會第一任宣教師馬雅各醫生奉差派來台灣,選定台灣府(也就是現今的台南)做為英國長老教會台灣宣教的中心。同年6月,馬雅各醫生在府城西門外的看西街租一房屋,屋前做拜堂,屋後設醫館,開始馬雅個醫生的傳道與醫療的起點。
拍照的時候,發現教堂的門緊閉著,又吃了一次閉門羹啦,不過教堂旁的教室有人正在上課,挺熱鬧的。
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會與先前先造訪的台南浸信會,建築外觀皆不同,但仍保有著濃厚的教會風格。
- Apr 21 Wed 2010 17:21
[ 台南/中西 ] 偶然漫步,台南浸信會
- Feb 17 Wed 2010 19:50
[ 台南/中西 ] 舊屋空間。草祭二手書店
在福記肉圓填飽肚子之後,朝南門路的方向漫步走去,沿著騎樓靜靜地走著,突然之間,我被櫥窗堆疊的書籍給吸引。我停下腳步看著這個店面,不若一般店面大門明顯突出,草祭二手書店的大木門則是隱密地埋入櫥窗之間。
定眼瞧瞧,是間「二手書店」呢!既然還有點時間,就進去看看吧,心裡是這麼毫不猶豫地推門進入。這時的我還不曉得我將會遇到什麼...
*
踩進草祭二手書店,只見靜謐的氣氛圍隨即圍繞在我的身旁,輕步走入,只見一位店員坐在櫃台整理著身旁一疊舊書,引我注意的是她手裡拿著抹布,用著一罐似清潔用的東西擦拭著書籍,輕輕地如同店裡的氣氛與音樂般。我好奇地看著她,也許是注意到我的目光,她也抬起了頭對我微微笑。在我注視她的同時,也注意到門口的櫥窗旁「禁止攝影」的告示,看著這個地方,心裡滿是想與朋友們分享的心情,於是向店員詢問了是否禁止拍照,果然還是被拒絕了。
既然無法拍照,那就好好地用雙眼記憶這個地方吧!看著一側牆壁高的書櫃,另一方則是及胸高度的書櫃排列著,擺滿著舊CD的櫃子夾在其中;再往後走去,有一通道可通往後方,心裡想著後方是否還有可以參觀的地方,一邊繼續往後方走去,在轉角處瞧見了浴缸、木製桌椅、及綠色盆栽,天井的設計讓上方灑入陽光,再向前望去,是許許多多的驚喜!
然後,我回頭再次詢問店員是否可以拍幾張照就好…答案依舊是否,進一步詢問了店員,她提到過去是可以讓大家參觀留影的,但後來太多觀光客慕名而來,拍照留影的過程中過於吵雜,已影響到店內客人閱讀的品質,所以才加以明文禁止。聽到這裡,我也不好意思再多詢問或要求什麼了,心裡是很複雜的失望感受...
- Feb 01 Mon 2010 19:03
[ 台南/麻豆 ] 鄉間剪影,回憶。
這是返回台南的一個午後,一個人騎著機車在家附近閒逛。
繞啊繞的騎到了麻豆國小後方的小路,一直往前騎會到五王廟,還有曾文農工的後方。還記得某個家的門口養了隻很大隻的大黑狗,小時候都超級怕的!這次再瞧瞧,大黑狗也已經不在了...
這一天,天氣正好、花兒也開得很美。和記憶裡的,一樣。
- Jan 22 Fri 2010 20:35
[ 台南/中西 ] 風華再現。台灣文學館
沿著中山路,抵達民生綠園圓環(現稱湯德章紀念公園)後,即可看見這棟如歐式建築般的台灣文學館。陽光正逐漸強烈的午後,到台灣文學館裡頭參觀是個挺不錯的主意:p
國立台灣文學館(英文名: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),簡稱台灣文學館、文學館或台文館,是中華民國(台灣)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附屬機關。館址位於臺南市的國定古蹟原臺南州廳,主要蒐集、整理、典藏與研究臺灣近代文學史料。
進入台灣文學館,有幾個小房間介紹著台灣文學館牆體補強修復過程與方法、實地展現地樑與通氣孔。也展現了距地面一百公尺的一樓樓板構造。實物的展現讓人更貼近文學館一點:)
穿越一間又一間的房間展覽著不同的展覽,光線從上方穿越灑入台灣文學館,有種分不清自己置身於室內或室外的錯覺。
當天正有烏田莊司的推理世界的展覽,台灣文學館在此設置了一個推理小房間,供對推理感興趣的朋友們進去推理一番。挺有趣的,許多人也玩得相當愉悅。
- Jan 10 Sun 2010 13:19
[ 台南/中西 ] 龍華派齋堂,德化堂
接到永盛帆布行老闆娘的電話,說下午三點半後就可以去拿我的永盛帆布包(開箱文詳見終於到手的永盛帆布包一文),收拾簡單裝備便從家裡出發囉!
這次和上次的台南漫遊一樣,採步行方式,從台南火車站前站延著北門路一直走,目前是府前路的台灣銀行,前去詢問點事情結束後,開始了我的閒逛之旅囉!
才走沒幾步路,便看到這間廟宇似的建築,上前查看了立於門口的石碑,才發現是台南市的三級古蹟:德化堂。
如果沒有仔細留意,很容易以為這只是棟古樸人家的宅院。
位於挺熱鬧的府前路上,德化堂的左前方為台灣銀行,正前方為台銀員工宿舍,樓高二層。德化堂左右兩邊為連棟式住商混合街屋;後方則為住宅區。
- Jan 06 Wed 2010 21:25
[ 台南/中西 ] 偶遇寧靜,中山路天主堂
從台南火車站出來之後,延著中山路走,第一個目的地是台灣文學館。
背著背包漫步著,瞧見這藍色指示牌,發現指示牌上標示著附近景點,而恰好我就站在中山路天主堂門口。既然來了,反正也沒有趕時間,就進去看看吧:)
中山路天主堂位於中山路86號,門口的門牌大大地寫著位址號碼,同時也寫上了彌撒時間。
看了天主堂旁刻有教堂歷史的碑文,才發現這座天主堂已有八十五年的歷史。
- Nov 25 Wed 2009 19:14
[ 台南/中西 ] 古蹟活化,山林事務所
延著孔廟旁巷弄走著,看到了不達處的台南武德殿,拍照的同時也注意到一旁的山林事務所。
原台南山林事務所於日昭和六年(一九四二年)合併曾文溪森林治水所,改名為台南山林事務所,二年後再改名為「台南州產業部林務課」;戰後初期改稱南農林區管理處,再改為台灣省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台南工作站,後來工作站搬遷,此建築由市府接管至今,進行整修,已於民國九十年(二O O一年)完成,作為孔廟文化園區旅遊資訊中心。
山林事務所為座北朝南的磚紅色二層樓建築,自外部觀察推測應屬混凝土加強磚造,四坡水斜屋頂面舖黑瓦,屋、垂脊鬼瓦收頭。
表面洗石子處理基座、紅磚牆身、屋頂三部份所構成,外牆大面積開口處理,一樓為平拱窗,二樓改採圓拱窗,上有突出之飾帶。
山林事務所南向立面左右對稱,一樓居中開口上方出挑有六個拖架,承接上方水簷板。
- Nov 23 Mon 2009 07:43
[ 台南/中西 ] 金黃耀眼,台南武德殿
台南漫遊至此,我不得不感謝台南市政府對於市內旅遊景點的規劃,也慶幸孔廟文化園區的景點之間的距離都頗近。
於路口看見原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之後,參考位於十字路口的地圖及指標,發現原本並無預定造訪的孔廟及台南武德殿皆在幾步路距離之處,孔廟倒沒有很想去,由於在高雄唸書時也有去參觀高雄的武德殿,因此台南武德殿倒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,既然是一個人的漫遊,就去吧!
「哇.....」即使身邊沒有別人,驚嘆聲仍不自覺地發出。
感謝那一天的怡人天氣,約略三四點的柔和光線,讓陽光下的武德殿顯得如此美麗!
耀光的照片為我記憶著那一天我眼底的武德殿,是那樣的耀眼與動人!
位於「孔廟文化園區歷史核心區」內的台南武德殿,為台南市重要的市定古蹟,目前為台南市忠義國小的禮堂,設計者為台南州廳土木課營繕係。
- Nov 20 Fri 2009 07:51
[ 台南/中西 ] 原臺南合同廳舍 (現為警察局與消防局)
市中心民生綠園圓環邊,座落著一白色建築,是高中時的回憶。還記得假日跟朋友到台南市逛街時,總會就這樣走路或搭公車到民生綠園下車,沿途就這麼走走看看、逛逛街。
位於中正、民生交叉口,現為「台南市消防大隊二分隊」「保五總隊一大隊五中隊」及「民生派出所」等單位的原台南合同廳舍,除了南面中央高塔外,均三層樓高,白色及其中央高塔是此建築的特色。白色色調在建築裡顯得相當特別與現代,建築中央高聳的暸望塔,三不五時會有鳥兒們前來造訪,讓人不留下印象也難。
台南合同廳舍為一聯合辦公廳舍,由於各單位性質互異,所以以空間來作區分規劃,各單位有獨立的入口及領域,建築呈非對稱平衡設計,形成三個獨立空間。造型上,中央高塔為最主要的建築主體,頂部有出簷,上為瞭望台。高塔兩側做水平帶處理,橫跨全棟建築。
一樓入口上方皆外伸水平簷板,依主從之分,高低錯落,引導並強調入口意象。二、三樓除南面東翼開圓窗外,皆沿室內開設方形窗,反射於外厚實牆體造成似附壁柱效果。另樑帶上下緣有水平線腳飾。
警察局入口門廊由兩根古典柱式及水平出簷所組成,方形柱礎,方形柱盤承接上方水平簷板,屋頂女兒牆則較兩側為高,設有旗座。保五總隊入口門廊的「托次坎」柱式;橫貫二、三樓的成對壁柱;高起的女兒牆及旗座的設置,目的在強化入口意象,以與中央高塔取得視覺上的平衡與和諧,使得這棟建築格外出色。
- Nov 17 Tue 2009 19:11
[ 台南/中西 ] 原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(現為嘉南農田水利會)
- Nov 16 Mon 2009 22:37
[ 台南 ] 手作味道,台南永盛帆布行
在台灣文學館參觀逗留,又不小心繞到了武德殿及孔廟之後,趕緊回到民生綠園圓環,完成此次台南行的重要任務之一:到「永盛帆布行」購買帆布包。
自從買了單眼之後,為了讓自己能在不同時間、地點、及穿著的狀況下仍能帶著單眼趴趴走,也開始注意起一些耐用的背包。繼小橘kipling與紫色帆布後背包之後,接下來就開始動側背包的腦筋啦。
提到帆布包,最快浮上大家腦海的必定是「一澤帆布」或「信三郎帆布」,前陣子偶然在部落格上看著幾位部落客介紹,例如peph、嘛琪、Erica,讓我開始對台南這家手工製的帆布包好奇了起來,另外還有一家「合成帆布包」,也是大家朝聖之地!不管是哪一家,我心裡一直惦記回台南一定要來一探究竟。
來到永盛帆布行的那天,大家都忙著縫製包包,那份專注讓我不敢打擾,便先在外頭探頭探腦,看著展示櫃裡頭的帆布包們。
永盛帆布行這樣的忙碌感是好熟悉的家常感覺,數台縫紉機,電扇呼呼呼地轉著,一綑綑色彩鮮艷的帆布們吸引了我的目光,而開放式的感覺也讓我喜愛,好像隨時走來看一看、聊聊天,不買東西也可以的那樣親近:)
- Oct 08 Thu 2009 19:45
[ 台南/麻豆 ] 故鄉故事。電姬戲院
雙颱侵台前,我又返回南部(上次八八水災我人也剛好回南部,真的都太剛好了點),看著外頭的好天氣,前往外婆家用餐的同時,背了相機一同出門,騎著單車,繞過幾個路口,電姬戲院就在眼前囉!
電姬戲院是由麻豆望族陳福德所建,開業於一九三七年,最初名為「電姬館」,是台南縣曾文區與北門區十二個鄉鎮中最早的戲院,總共二百八十多坪,九百多平方公尺,花費日幣兩萬五千元,是當時麻豆最大的建築。電姬戲院的規模在當時是屬於二級戲院,和台南的赤崁戲院相當。一級戲院台南才一家,就是延平戲院(前身是宮古座戲院)。
電姬戲院建築上頭的三個圓框,分別寫著「電」、「姬」、「戲院」等四個字,至今清晰可見;兩側嵌有七隻石獅立體浮雕,象徵每週七天都放映電影,全年無休。
站在對街為它留影;走近、仰頭,想像當時戲院榮景。
電姬戲院建立時期約是戰後至民國五十年左右,恰好於電視出現之前,這十幾年的黃金時期,電姬戲院幾乎天天客滿,一個戲團檔期約10天然後再換另一團。那時的大夥身沒什麼娛樂,戲班特別多,好幾百團戲班,大家除了工作之外,看戲便是最大的娛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