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/簡媜
簡媜一家三口因著老公赴CSU短期訪問、學術交流,而來的一趟遊學之旅。而此書的產出則是在簡媜於一開始使用e-mail與家人的書信往返,除了累積生活紀錄之外,國外的教育方式更引出了過去與現在對於台灣教育的體驗經驗。
老師送的十二樣見面禮,
第一樣牙籤,提醒你挑出別人的長處。
第二件橡皮筋,提醒你保持彈性,每件事情都能完成。
第三件OK繃,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。
第四件鉛筆,寫下你每天的願望。
第五件橡皮擦,提醒你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it is OK 。每個人都會犯錯,沒關係的。
第六件口香糖,提醒你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。而且當你嘗試時,你會得到樂趣。
第七件棉花球,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。
第八件巧克力,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些。
第九件面紙,to remind you to help dry someone’s tears,提醒你幫別人擦乾眼淚。
第十件金線,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。
十一,銅板,to remind you that you are valuable and special。提醒你,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。
十二,救生圈(救生圈形糖果),當你需要談一談時,你可以來找我。
※
【小學的選修課】
在搖頭丸所上的公立小學裡,非常特別且令人感到驚奇的是,他們居然開設「選修課」!我們上大學才開始享有的選修課,在被簡媜筆下的「鄉下地方公立小學」居然有開!
唸到這章節,更加讓我好奇與期待這小學到底都開了什麼課呢?簡媜的第一個感覺是:哇!有哪些課?第二個反應:要交錢嗎?第三個問題:是課後輔導嗎?這直率的反應與問題真實地描繪出台灣家長會提出的疑問吶!
接下來簡媜更是活靈活現地講出認真嚴肅的台灣家長與老師聽到「選修課」的反應,看完這幾段話,才真的是會讓人哈哈大笑啊!
「開什麼玩笑,教育能這樣亂搞嗎?國語數學英文自然社會,教都教不完了,放學還要補英文數學作文心算,各科測驗卷也要寫,四五六年級要為國中教學做準備,現在不多寫測驗卷養成習慣上國中怎麼辦?開什麼選修課?加重大家負擔,成效如何有評估嗎?專家的意見都對嗎?又拿我們當白老鼠!」
第一期有七門課:「氣流與飛行」、「星系的故事」、「研究與多媒體」、「機器人」、「拯救海洋」、「神祕的疾病」、「天災」;第二期有九門課:「太陽系」、「華麗的顯微鏡世界」、「詩集」、「數學/多面體城鎮」、「CSI鑑識科學」、「電腦藝術」、「機器人」、「奧林匹亞數學」、「野外探險」。
這選課單,太有趣了,我相信很多人看到「CSI鑑識科學」應該都會眼睛為之一亮!每門課除了附有課程介紹、任教老師、概念/能力要求及特殊需求。這套教育理念下訓練出來的孩子,會如何看待知識、社會、世界及人生呢?面對問題,他們將會如何解讀與解決呢?
簡媜以下這些話,我很喜歡,與大家分享。
不同的國家、政府,給孩子不同的資源與難題;不同的哲學家、思想大師,給孩子不同的生命思考;不同的父母,給孩子不同的視野;不同的老師,把孩子帶到不同的地方去。
從填鴨式教育中成長,看到多元的教育方式總是羨慕。但教育永遠不嫌晚,也許兒時的我們沒有太多權力與智慧選擇我們所想要的學習方式,但長大了的我們,可以了吧?讀喜愛的書、看令人感到深刻的電影、享受戶外陽光,都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、開拓自我視野的方式,在這之中讓心中的熱情不斷發芽、成長。
※
【研討會練習】
研討會(seminar)練習。每個人必須先熟讀短文,畫出重點,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幾句看法,其中句子寫作模式如:「我覺得……。我感到疑惑……。我同意…因為…。我不同意…因為…。我很驚訝……」等,這些句子讓小朋友在一開始能有所依循,以免天馬行空。
這是閱讀、思考、表達的統合練習。這是我們教育中十分缺乏的訓練,就拿我自己來說好了,直到上了研究所,才開始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,每次的發言總是戰戰兢兢,除了緊張之外,更害怕問的問題被笑,時常琢磨許久才吐出幾個字。
研究所期間,或許是反覆地訓練讓膽心大了些、臉皮也厚了不少,表達意見似乎沒那麼樣子的困難,進入職場,確認對方的想法與需求,適時提問的能力也被好了許多。
※
【織一張閱讀網】
利用一張上頭畫了二十五個白白胖胖的派的「閱讀目標單」來培養小朋友閱讀的習慣,希望小朋友每月能閱讀二十三天、每天二十分鐘。這個方式我挺喜歡的。
倒也不是自己讀了許多書或多麼地愛看書,只有定期地翻閱一些喜愛的書籍,不管是新的舊的,只要是當時想看的就看吧,能這樣子不排斥閱讀這件事,也許是自小愛翻閱故事書的習慣養成。
推廣閱讀是世界的潮流,大家都曉得閱讀很重要,不過簡媜提到「父母不讀、老師不讀,學校家庭什麼也不做,卻一天到晚喊口號叫小孩讀,真是豈有此理」這幾句話我倒是頗認同,如果能夠多點陪伴,不僅是閱讀習慣,甚至是親子關係的建立也是有好處的。
※
【咖啡館裡的畫展】
小朋友課後參加的美術課,老師費心思地到咖啡店接洽展覽,邀請家長與小朋友們共同來參加這個成果展。除了老師的用心之外,簡媜提到學校與學區附近的商家保持高度來往,也是令她驚訝的。
這一年多來因為工作關係,與社區、學校有所聯繫及合作,亦深深感受到社區機構與學校間的往來實在不多,透過政府單位計劃的推動,到底能夠做多少、多深入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