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草嶺隧道單車行結束後,一行人先至草嶺附近用餐再前往九份老街。由於縣政府禁止遊覽車假日行駛於九份、金瓜石路段,因此遊覽車將大家載到了搭乘公車的定點,一大群人再搭乘公車才能抵達九份老街。


進到老街之前,我們先到位於汽車路與基山街交叉口的觀海亭。


上到二層樓的觀海亭,可清楚俯瞰瑞濱、海濱前的深澳灣,還能仰望基隆山,同時又吹著涼風也是挺不錯的享受。


假日的九份當然是滿滿的人潮與車潮,即使是天氣不怎麼穩定的今天仍是如此。其實,已經比我預期地還要少了:p


妮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雙颱侵台前,我又返回南部(上次八八水災我人也剛好回南部,真的都太剛好了點),看著外頭的好天氣,前往外婆家用餐的同時,背了相機一同出門,騎著單車,繞過幾個路口,電姬戲院就在眼前囉!


電姬戲院是由麻豆望族陳福德所建,開業於一九三七年,最初名為「電姬館」,是台南縣曾文區與北門區十二個鄉鎮中最早的戲院,總共二百八十多坪,九百多平方公尺,花費日幣兩萬五千元,是當時麻豆最大的建築。電姬戲院的規模在當時是屬於二級戲院,和台南的赤崁戲院相當。一級戲院台南才一家,就是延平戲院(前身是宮古座戲院)。


電姬戲院建築上頭的三個圓框,分別寫著「電」、「姬」、「戲院」等四個字,至今清晰可見;兩側嵌有七隻石獅立體浮雕,象徵每週七天都放映電影,全年無休。


站在對街為它留影;走近、仰頭,想像當時戲院榮景。

電姬戲院建立時期約是戰後至民國五十年左右,恰好於電視出現之前,這十幾年的黃金時期,電姬戲院幾乎天天客滿,一個戲團檔期約10天然後再換另一團。那時的大夥身沒什麼娛樂,戲班特別多,好幾百團戲班,大家除了工作之外,看戲便是最大的娛樂。

妮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
第一次與S參加他公司的秋季旅遊,地點是福隆的草嶺隧道單與九份老街行。

由於出發時是陰雨天,大夥兒在車上表決後決定照原訂計劃出遊,雖然帶著有點忐忑的心出發,不過對於鮮少參與集體出遊行程的我而言,有人安排好行程與交通等事宜,偶爾為之也是種幸福的事,就順其自然,開心玩耍最重要囉!

一行人先抵達了福隆遊客中心,參閱了相關資訊及影片後,便浩浩蕩蕩地出發租單車去囉!


依詢著腳踏車店老闆娘的指示,從腳踏車店出發約騎幾分鐘便抵達福隆火車站囉,雖然當天是陰天,不時飄著小雨,但仍不減大家出遊的興致,一路上仍看到不少遊客呢。陰雨天都這樣子了,那天氣好的時候,假日一定是大爆滿的吧...

接著,向右轉~就這麼一直騎呀騎,就會抵達目的地-舊草嶺隧道囉!

妮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
第48屆心理學年會在台大。與許久不見的同學們相約在公館捷運站碰頭,看著藍天白雲好天氣,拿出新夥伴Nikon 50mm/f1.8出來曬曬太陽。

果然是好天氣,雖不習慣50mm的定焦,取景、構圖都嫌粗糙與生澀,光影帶來的深淺綠與藍,仍帶給了我滿滿的感動與歡喜心情。




逆光拍攝,拍出了光斑。即使逆光使得亮眼的黃、綠、藍都相形失色,卻無法抹滅記憶中那天的美麗景色:)

眼底的世界真是多麼奧妙,怎麼樣也比不上雙眼這對超級相機吶。

妮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文於2007/07/13發表



高雄天氣晴朗好天氣時,幾乎都會有美麗的夕陽和晚霞。中山大學的西子灣與中山文院後的後山,自然而然地就是人們欣賞這美景的好地方之一。

往中山後山騎去,其實有好多地點可以讓人觀賞海景和夕陽,有必須穿越些許雜草才能到達的祕密小地,也有著彎彎小路旁,隨性而成的觀景台。無論何處,都是朋友聚會或是情侶約會的好地方。

*
一直以來很愛湛藍的天空,但也著迷於因光線變化而有著不同色彩的天空美景。每一次每一次,收下眼前的美麗的同時,都要感嘆著自然的美麗與奧妙。


妮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店名:神田鐵人平價日式料理
店址:桃園縣中壢市恩德街52號
電話:03-425-7591

這天晚上,由於久久未決定是否去吃大餐,臨時跑去的結果就是都要等到七八點才等得到位子,我便與S轉戰SOGO附近店家覓食去。

由於機車位一位難尋,我們著實繞了好一會兒,最後在威尼斯影城後方找到車位,該感到開心的是趁著找車位的同時,也看到了許多令我感興趣的店家,停好車後,兩個人便一邊步行一邊討論要吃哪一間。

威尼斯影城後方的恩德街上,位於轉角的神田鐵人平價日式料理實在很引人注目,店內滿座、不斷有客人上門的景象,讓我們兩個決定就上門嘗嘗鮮囉:)


妮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文於2008/01/28發表於無名小站



去完龍山寺,還有些時間,便一時興起,搭捷運到板橋蓋微笑章及高鐵章。

找到了高鐵服服務台,很幸運地,也一同看到板橋市的章放在一起,更感到驚訝的是,這個章可是要用紅印泥蓋的木章耶!我可是第一次看到呢(可見我蓋的章有多少...Orz)

木章和現在在小7蓋的現代版印章大不相同,是需要用木章沾染上印泥後,扎扎實實地用力蓋下去的木章哦!木章蓋起來的微笑章,穩穩地在我的小藍格子裡笑著,鮮紅的印泥散發了一種像廟宇深紅的沉穩感。

穩穩地蓋下這個章,讓我想起,每一次所蓋下的每個章,是一點一滴去走著、看著、聽著的小小足跡。雖然渺小,卻在心底是沉甸甸的回憶及寶物......

妮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原文於2008/01/29發表


過年大節將近,位於建國路上的三鳳中街更是熱鬧、喜氣了起來!

還沒和S一起來逛過呀,某晚吃完晚飯,兩個人便來這裡繞一繞,感受一下賣家、人潮所帶來的濃濃年味。有賣春聯、大紅的喜氣吊飾,被稱為年貨大街的三鳳街,更是少不了南北年貨囉~一大袋一大袋地堆在店問口,糖果、餅乾、烏魚子、魷魚絲、香菇…好多好多呀!人潮來來往往,但又不會很擠,那晚逛得很開心!


我們只買了小餅乾。名叫卡里卡哩」的小零嘴很好吃!
店家賣了好幾種口味:有葡萄糖口味、甜海苔、鹹海苔、甘梅、咖哩、胡椒鹽、黑糖等口味~
看得我們都眼花撩亂了,好不容易才挑了一種口味

妮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最後的腳步,來到了位於花蓮女中前的舊花蓮港高等女學校宿舍(校長宿舍),優靜整潔的環境看得出整修的痕跡。


走近欲入內參觀,卻又發現木門鎖上,看來我又來得不是時候。自門縫望入園內,實在很難一窺其全貌,看來只待未來再到此一訪囉。

*
花蓮女中創校於昭和2年(西元1927年),當時的校名為「花蓮港高等女學校」,校長宿舍則建於昭和4年(西元1929年),依照建築面積,為「高等官舍第三種」,等級相當於今日鄉鎮市長公館,可見當時高等女學校校長受尊重的社會地位。

花女校長宿舍為日式木造宿舍,全棟使用檜木建材,格局為傳統日式房屋配置,外牆為可防雨、隔溫的「魚麟板」,是日本人在明治維新時代由北美洲引進的工法,屋頂形式也特別,具有時代意義。其前、後、側院均保持完整,構造細緻。
(資料引自花蓮旅遊資訊部落格


p.s 感謝Morris提醒,左側並沒有圍牆哦~所以大家若想參觀,大門又剛好沒有開啟,可往左側進入哦:)

妮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

由於還有一兩處想探訪的建築,索性就將摩托車停在一處空地上的大樹旁,步行於菁華街上。

兩棟比鄰而居的宿舍建築,外觀有著後人使用現今建材補強的痕跡,著實是很不顯眼,也讓人看不出這建築有何特別之處,是因為看到建築旁的說明牌,才讓我好奇地停下腳步,仔細看看到底這葫蘆裡是賣了什麼藥。

*
約有80年歷史的菁華街宿舍33號及33-2號,列為歷史建築之原因是建築物屋頂雨淋板很有特色,建築手法與藝術形式意義特殊,應予以保存。(以上資料參考自花蓮縣文化局

實在是看得我有一頭霧水…或許是因為後人的建材補強搭建,因此實在是很沒有味道吶...


妮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騎著摩托車往回走,同樣看見一棟無法入內參觀的西式建築物。

我好奇地下了車,透過門的大縫隙向裡頭瞧了瞧,細細端詳此棟建築,藉由相機來看清楚說明牌上的說明,以了解此棟建築的名稱及登錄為古蹟的說明。


菁華街區原為林務局宿舍區,至今仍遺留不少日本時代的瓦屋,這座洗石子牆面、木構造日式建築的「山林管理所舊辦公室」,屋齡逾八十年,自民國49年後,閒置達四十餘年。民國90年3月12日,由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向林務局借用,在社會賢達首長及志工朋友及社區居民的協力下重見天日,成為社區公園。(以上資料引自此http://0rz.tw/8neeQ

「山林事業所」為日治時期洋風木構桁架及日治中期常用的洗石子、槢木天花、簷口Y字型柱列等技術史價值,及文化瓦諸種歷史性構造用材之建築類型,且其庭園植栽遍植南洋植物(大葉仁、大王椰子…),為日治時期庭園之重要特色,具有日治時期和洋混合風格之建築範型的保存意義。

門面入口有簡化仿古典的雙柱及弧頂裝飾,具公共建築的象徵意義,現況及環境均保持良好,具保存之價值
。(以上資料引自花蓮縣文化局

妮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More about 搭火車遊台灣

書 名:搭火車遊台灣
作 者:吳柏青
出版社:上旗文化

約大四的時候便買了這本書,都沒有好好善用它。

本書內容以兩大章做為主軸,第一章介紹讀者認識台灣鐵路,第二章則針對支線與主線鐵路做介紹。

這是本趣味與實用兼具的鐵路旅遊導覽書,隨著鐵道所到之處,作者帶著我們深入探索台灣鐵路週邊的各個不同的風情。我很喜歡的是這本書的「鐵道地圖」、及「散步觀光導覽地圖」。「鐵道地圖」上會標明此區域的各個大小車站,以及步行至鄰近景點所需花費的時間,「散步觀光導覽地圖」更適合我這個愛隨性亂走的人了,一書在手,搭著火車搖到那裡,也不用擔心沒地方好逛或沒東西好吃,將幾個小車站串聯起來玩,也是很不錯的玩法:)

妮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騎在菁華街上時,其實早已瞧見好幾棟日式建築,讓我內心興奮不已,騎到菁華橋底時,為紅色菁華橋按下快門留影後,便趕緊騎著車往回探訪這些日式房舍去~



不得其門而入的開始。看著破損老舊的房舍,也許旅人們的造訪已是一種負擔了...

看著說明牌上的登錄理由,上頭的描述讓我疑惑了。雖然,此處的名稱為「菁華林苑」,但登錄的理由形容的卻是「花蓮港山林事業所」,看了看述敘,著實與眼前的木造日式房舍大相徑庭。

*
前天撰寫此文時,又上網搜尋看看是否有相關或相近的歷史資料,對於「菁華林苑」的描述應該都指的是「花蓮港山林事業所」,使我疑惑甚至無從寫起,深怕書寫後又傳遞了更多錯誤訊息,那豈不是更加糟糕。

妮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